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北辰张安仁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九十年代,我爹成了我大哥张北辰张安仁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蔡张子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怪你这老婆子,本来家里明年也能用拖拉机耕田,现在好了,明年只能老子出力气!”......这是人家家里闹矛盾,可就不关大伙事了,大家全都站在一旁当起了吃瓜群众,甚至还有人从口袋拿出一把瓜子边磕边看戏。经过这么一场风波,时候也不早了。其实也还早,才6点多钟。张家一家老小没去看热闹,吃过早饭,收拾好礼品后,坐着拖拉机走亲戚去了。村民们跟在后面,看着坐上了拖拉机的一家人,全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重回九十年代,我爹成了我大哥张北辰张安仁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
“都怪你这老婆子,本来家里明年也能用拖拉机耕田,现在好了,明年只能老子出力气!”......
这是人家家里闹矛盾,可就不关大伙事了,大家全都站在一旁当起了吃瓜群众,甚至还有人从口袋拿出一把瓜子边磕边看戏。
经过这么一场风波,时候也不早了。其实也还早,才6点多钟。
张家一家老小没去看热闹,吃过早饭,收拾好礼品后,坐着拖拉机走亲戚去了。
村民们跟在后面,看着坐上了拖拉机的一家人,全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山刚打开门,就惊呼了一声,然后赶紧凑了过去。
听到动静,张信、张义两兄弟也各自出了卧房,他们一边套着军大衣,一边朝外走去。
走出大门看见张山和张北辰两人坐在拖拉机上说些什么。
“‘大学生’,这是谁的拖拉机?”
自从张北辰的身份被确认后,就被大家戏称为“大学生”了。
张北辰从车上跳下来,从军大衣口袋里掏出一盒华子,给两兄弟递了一根。
看到有人发烟,原本在家隔着窗口看热闹的男人们也凑了过来。张北辰只好给每人发了一根,一圈下来,烟盒都见底了。
大家受了好烟,都夸赞起来。
“这拖拉机真好!”
“是咧,崭新的,一看就有力气”。
......
这时候,一个大妈凑了过来,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布棉袄,手臂上还戴着一个红袖章。
“别看了、别看了,这是县里拨给我们生产队的东西,开到仓库去”。
听到这话,张北辰一脸疑问。
张山拉着他科普起来:“这大妈叫李桃,是队里最讨嫌的人,仗着她男人是新村长,平日里就喜欢耀武扬威”。
张北辰原本不想管这事,但是这女人指挥着她两儿子就要把拖拉机开走,这下他可忍不住了。
“住手!”
张北辰一声大喝,在场的众人纷纷看了过来,那个大妈先是一惊,发现没人注意她后,就挺直了腰板走到张北辰面前。
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张北辰的鼻子,开口教训起来:“你这瓜娃子,要造反吗?这是集体的东西,又不是你私人的,你有什么权利使用?......”
张北辰被气的不行,挽起袖子就想动手。
眼见形势不对,张山悄悄摸了一根木棍握在手里,等下动起手来要保张北辰一个周全。
大妈很会观察,立马就对着张北辰这个行为开炮:“你这伢子,被我说中了就想动手是吧?来,你
东西先不要动,明天我们去拜年的时候跟队长打听打听”。
张信点点头:“要得,都听大哥你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张北辰就被鞭炮声吵醒了。
“开财门咯!”
张山穿着军大衣站在门口前坪,手里拎着一挂正在燃放的鞭炮。
噼里啪啦一阵响后,街坊邻居也跟着放起了鞭炮。一时间,这个小山村里硝烟弥漫,隔着山里都能听到远处的鞭炮声,伴随着鞭炮声的是人们相互拜年的祝福。
张严,后世被张北辰称为严爹,和张北辰的爷爷是同辈,比他爷爷年长一些。一个村子里同姓的多少有些沾亲带故,他一大早就来了张家祖宅。
“义老弟、信老弟,新年好啊!”
“严哥,新年好!新年好!等下一起拜年去”。
张北辰昨晚非常兴奋,后半夜才睡下,睡着没多久就被鞭炮声吵醒了,既然睡不着,索性起床吃点早餐。
张北辰的太奶周芝正在扫地,其他人一年下来难得有几天清闲,昨晚守岁,现在还在休息。
“姥...老奶奶,你起这么早呢,那个...山哥和叔伯们呢?”
“辰伢子,你起来了啊,你叔伯和山哥去村上拜年去了”。
张北辰似乎想起了什么,把军大衣披上就跑出了门,周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拿着扫把跟到门口。
“辰伢子,跑慢点,吃点东西再出去啊”。
“姥姥,我不吃了,出去拜年了”。
张北辰一边跑,一边拿着手机捣鼓着什么。
下了坡,转个弯,沿着路坎跑出一百多米,终于看到了张家人的身影。
“山哥,等等我!”
几人听到身后的呼喊,都转过身来。
张北辰加快脚步跑了过去。
张严打量着张北辰,跟旁边的张信说道:“信哥,这就是来你们的那个知青啊?”
张信抽着旱烟,哈了一口气:“是嘞”。
张严满眼赞赏:
p>“这不是我桐子山的老家嘛,咋跑这儿来了?不对,这小池塘咋变得这么大了,那边的土砖房不是在两年前就被拆了嘛,咋又修好了。难道这儿还有人搞建设?”
张北辰此时满心疑惑,外面寒意逼人,他当下便想着沿着山路回到镇子上的老家。他向外走出几十米后,在路边转角处发现一座土砖房内透着光亮,里面还隐隐约约有人们交谈的声音传出。
二十多年前,张北辰的父辈们就走出了大山,在镇子上、县里安了家,只是偶尔回来看看山上的老房子,这儿也就没什么人住了。
“奇怪,难道是满爷他们来老房子过年啦?不至于吧,这山上冷冷清清的,哪有镇上热闹”。
张北辰转念一想:来都来了,大过年的,不去满爷家送个恭喜、拜个年,实在说不过去。打定主意,张北辰便朝土砖房走去。
推开厚重的木门,吱呀吱呀的声音虽大,却被人们热闹的谈话声盖了下去。
“恭喜发财!”
张北辰还没进屋,就朝屋内大声喊到。
被屋外的冷风一吹,房间温暖的空气被吹散不少,大家循着声音看着站在门口的张北辰。
“恭喜发财,进来坐哦!伢子,你是哪个哦?”
只见老爷子头戴一顶军绿色帽子,身着土灰色中山装,手中夹着一根纸皮卷成的烟,正吧嗒吧嗒地抽着。
张北辰巡视着屋子里的众人,似乎都不太面熟,只好讪讪地笑了笑:“呃...大爷,这儿是桐子山吧?”
屋内的其他人见自己不认识这人,就继续打起了麻将,只有这位大爷回复着张北辰。
“伢子,是桐子山嘞,进来坐到烤火咯,把门带上,外面冷得很”。
张北辰只觉得大爷非常亲切,就照他的话做了,毕竟从这走回镇子上也要半个多小时呢,不如先进来暖和一下。
屋子里只挂着一盏昏暗的黄色灯泡,堂屋正中间,有一堆柴火正烧得旺盛,使得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
堂屋两边摆着两桌
。
张安仁老爷子身为县里退休干部,文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他心想:北海大学的学生证,这伢子年纪轻轻,却衣着不凡,还抽着这么好的香烟,恐怕是高级知识分子来下乡体验生活的。
他站起身来,将东西还给张北辰。
“张同学,你是来下乡的吧?不知道你光临寒舍,刚刚招待不周哈!”
张北辰将证件拿在手中,暗自思忖:太爷爷八成是把我误认作知青了。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这样的年代,大学生可是个稀罕物。如此一来,倒正合我意,我便能寻个由头在此处安顿下来。
张北辰笑着跟张安仁握了握手:“太爷......哦不,大爷,我是来下乡的,这段时间恐怕要麻烦您一家子了”。
张安仁得到肯定的答复,也笑呵呵地回应着:“诶,不麻烦、不麻烦!你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愿意来我们这,就是看得起我们!老婆子,你收拾个房间,咱家来贵客了!大家先别打麻将了,快看!咱家来贵客了!”。
大家听到张安仁老爷子这么说,全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了过来。
张安仁擦了擦手,郑重地介绍到:“这位是张北辰,北海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来下乡的,要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大家鼓掌欢迎!”
大家纷纷鼓起掌来,家里住着个高级知识分子,出门都倍有面子。
张北辰挠了挠头,从兜里拿出那盒香烟给男人们每人发了一根,又掏出仅剩的糖果分给大家。
“大家好!我叫张北辰,接下来这段时间要在咱们家住下来,多有打扰了”。
张北辰的大爷爷张义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诶,这有啥打扰的,你就当这是自己家,只管住着”。
张北辰的爷爷张信也跟他握了握手:“大侄儿,有啥需要的,你就跟我说。咱家虽然没地主家那么富裕,但是吃的管够”。
大家满脸笑容,各自忙碌起来,为这位“贵客”准备好住房。
张北辰和他太爷、还有两位爷爷坐在火堆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