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柠檬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

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

柏永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柏永辉”又一新作《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佩奇刘星,小说简介:作者用解剖学教科书的理念,分别在人生规划大方向,资源配置,时间管理,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场实战落地的五个角度,针对同一个“人生规划”的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系统性交代,能帮助读者快速走出人生迷茫的盲区。全书主要阐述如何基于自身的情况,来快速定位自己的人生规划的不同阶段位置,制定接下来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然后逐步盘活自己的人生?...

主角:佩奇刘星   更新:2025-02-22 22: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佩奇刘星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由网络作家“柏永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柏永辉”又一新作《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佩奇刘星,小说简介:作者用解剖学教科书的理念,分别在人生规划大方向,资源配置,时间管理,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场实战落地的五个角度,针对同一个“人生规划”的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系统性交代,能帮助读者快速走出人生迷茫的盲区。全书主要阐述如何基于自身的情况,来快速定位自己的人生规划的不同阶段位置,制定接下来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然后逐步盘活自己的人生?...

《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精彩片段


人生规划可分为四个规划阶段,首先是学业规划,之后是职业规划,接着是事业规划,最后是创业规划,四者合起来称为人生规划。如果你当前某个阶段的规划有了问题,请往前一个阶段查找关键原因。
哲学家会用各个维度来解释世界,而你需要学会如何改变,如何修改自己的“人生剧本”,然后基于现实世界和现有资源,盘活自己的人生。
1.1 为什么人生规划是很重要的事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会轻易获得各种想要的信息和资讯,但是这会给我们带来进一步的困惑:我们的一生究竟应该怎么过?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对应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所以不少读者感慨:虽然懂了很多道理,可是依旧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在看励志书籍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么一个“无法量化”的成长修炼困境,动不动就是“十年磨一剑”,一言不合就是“坚持到底”,一开口就是“功不唐捐”,却几乎没有任何反馈系统,中间的进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概不知。正是因为缺乏反馈系统,所以最后变成了不少人“迷之自信”的努力方向,最后打着努力的口号把人生搞得一塌糊涂的人,不在少数。
于是我们会看到这么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不怎么读书,不是行业内部的长辈,在给自己的后代认真规划他的人生,最后后辈们拿着旧时代的经验踏入新时代,被碰得头破血流,怀疑人生。
我们也会看到另外一类“以兴趣爱好为人生方向”的享乐主义的人生规划,最后大多因为无法养活自己,经过了社会洗礼之后,最后老老实实回去上班了。
那么有没有一套相对正统,使普通人能减少各种试错,能说得明白每一个阶段的“安全边际线”的人生指导手册,并且能看得到自己当前状态和成功进度的那种,来指导我们逐步改善自己的人生呢?
其实人生规划不是某一个时间段的“短跑计划”,而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马拉松计划”,更是一家人的“合力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结果。既然市面上没有这类说明书,那我就自己来写吧。



因为个人人生经历的关系,我受过好几次重大挫折,所以想着反向修复自己的人生,想通过“弯道超车”的方式来追回原有的时光,于是我开始海量接触时间管理、人生规划等相关的知识体系。因为互联网发展的关系,那时候还没有知乎网站,豆瓣读书也没有上线,连百度知道都没有启动,所以我处于极度孤独的自我探索阶段,耗费了十年时间,看了2000多本杂书,就是为了搞明白一个终极命题:我如何修改自己的命运剧本?尤其是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
回过头来看我的个人自救和研究经历,一直是基于这么几个大前提。
“如何低成本快速崛起?”
“如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活下来?”
“如何基于现实世界修炼?”
基于这几个大前提,我开始坚持自己改写人生命运剧本,这其实是一个战略性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站在很多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光是时间管理,还有知识管理,还有阶段性管理、风险管理,以及资源配置,其难度系数,相当于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小马哥自救的难度系数。
解剖学书籍给了我灵感
我自己想得明白是一回事,但是要写出来让读者能看明白,并且做得到,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所以我需要多维度来说明白“人生规划”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记得“我”在大学毕业前,我的兄长送给我一本铜版纸的彩色印刷的《格氏解剖学》英文书,这本书厚重到光是捧着看,都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体力活,虽然很多专业英文单词看不懂,但是里面的骨骼图、血管流动图、肌肉和皮肤图片,打开了我对人体的深度认知和理解,这本书给我打下了一个深深的认知:想要锁定某一个问题的话,我们可以用不同维度的分析来交叉验证。
当我们用不同的系统和功能模块思维来理解它们之间是如何独立运作,并且又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协作之后,就能快速而精准地找到问题背后的本质,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计划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写六本关于人生规划方面的书籍。
两本书写清楚人生规划普及知识,第一本书主攻知识普及和自我纠错,帮助读者快速定位自己的状态和发展阶段,为加速读者个人成长奠定基础;第二本书主攻客观环境的介绍和不同职场的成长模式,方便读者了解如何跳槽和晋升。
再两本写清楚人生规划进阶,最后两本写清楚人生规划实践,来帮助职场人士非常清晰地了解如何基于自身情况和当下环境,用“田忌赛马”的方式,让自己可以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本书我准备用五个方面来解构人生规划,帮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人生规划”,如果自己想要规划的话,应该如何开始,如何分析,如何调试,所以这本书更多的意义在于纠错和普及相关概念。
本书所分享的思维、方法,以及校验技巧简单实用,因为书中可能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包含了我自己经过五年多咨询和答疑时间,持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
如何快速使用这本“解剖”书
总体上来说,本书可以分为五大章节来讲“人生规划”,非常容易上手操作。第一章为引言。
第二章主讲人生规划概论,以理论结合规律的方式引导读者正确认识人生规划为什么这么难,以及正确切入的思考方向和解题步骤是什么。
第三章主讲资源配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快速定位自己的“安全边际线”,只有清晰准确地定位,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而不是盲目扩张,最终一场空。
第四章主讲时间管理,介绍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资源交换的管理,如何通过设定长远目标并不断地分解,将陷入困境的自己逐步盘活,最终改变自己的人生。
第五章主讲知识管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精准指出大多数“低效率学习爱好者”们“事倍功半”的学习问题在哪里,以及如何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地图的操作实践。
第六章主讲职场实践落地,介绍学习的本质是改变自身命运,逐步改变自己命运的实现步骤,以及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本书的最后,我还分享了一些心法和历史规律,想要成为专家和高手,都有一段必不可少独自修行的孤独旅程。这些将帮助你理解人生规划中必不可少的试错和经验积累,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虽然书中包含海量的实战理论和技术,但限于篇幅仍有部分内容未出现在本书,这一部分内容,我将会通过我自己的社群进行内部分享。
从大量对标和案例中定位自己
我们的第一本书中,就存在着海量的公式和参考数据,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收入,以及所在城市和所在行业做相应的参数微调,以快速定位自己,看看自己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到达下一个阶段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你是一位大学生,你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完所有章节,这么做会帮助你快速补上踏入社会前的认知盲区的补丁,以免在奋斗的时候走偏方向。
如果你是一位职场新人,通过本书,你可以明白很多人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并快速验证自己当下的行动是不是对的。
如果你是一位职场主管,一定要让你的团队成员一起研读这本书,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法人,我建议一定要让你的所有员工,尤其是你想重点培养的下属,把此书当作公司内部培训刊物来研读。
那应该如何应用本书,才能将本书的价值最大化呢?
第一步:扫一眼目录,直接找到你感兴趣的章节;
第二步:打开书并快速浏览相关章节的大小标题和黑体字;
第三步:用笔画重点,标记对自己有启发的信息;
第四步:按照书中的方式,来微调优化自己的规划;
第五步:试着再看其他章节的知识,来验证你的规划;
第六步:执行并验证。



人类社会的永恒挑战,是如何应对各种未知信息带来的不确定性。学会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人生决策,一直是我们的永恒话题。小到个人、家庭,以及社群和部落,大到企业、政府,都在为应对不确定而选择,职业上的选择、生活方式上的选择、工作行业的选择,以及投资和消费的选择。
正是因为我们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我们手中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做出抉择,而这些抉择的结果会影响我们的人生。
人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如何用自身的资源,通过合理的配置,来慢慢盘活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你会对事物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你自己的认知会越来越趋近于客观世界的真相。如何使用正确的资源,在相对正确的时间,用上相对合理的配置,来盘活自己的人生呢?
2.1 我好迷茫呀,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You never know whats coming for you.
你永远都猜不到,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本杰明·巴顿奇事》台词
绝大多数人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用1/3人生的收入总和来平衡剩下2/3人生的生活开支,以这个大前提为对标系,来思考人生应该如何规划,这就是我们要聊的一个大框架,以这个基本盘为核心,找到人生规划的精髓。
2.1.1 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呢
我们刚出生,就生活在拥有不一样资源的家庭中,你的起跑线无形中被划分了;我们刚上学,就和自己不怎么熟悉的学科打交道,你受的教育就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我们刚毕业,就在毫无概念的行业和公司中做选择,来适应这个社会变化;我们刚工作,就不得不在不熟悉的公司岗位中努力工作,以获得微薄的收入;我们才工作几年,就得在对另一半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一起生活来应对各种毫无经验的风险。
我们似乎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当你在还没有任何经验和能力的时候,就已经不得不去做各种人生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一路走来会有多少坑,会埋下多少不定时炸弹?人生一旦出问题这就是大概率事件。
人生抉择错一个,想要再来掰正,所付出的精力成本和代价极大,所以光是解决这些问题,就已经让你筋疲力尽,而且很多问题不是可以靠金钱来解决的,因为认知的不足和应对方案的匮乏,导致各种不自由充斥着自己的人生,光是疲于应对这些困惑就已经够呛了,更别说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了。
所以我们遇到了这么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基于每一个人的当前状态,通过什么样的改变,来逐步盘活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最终用意。
2.1.2 混乱的瞎努力,才会让你变穷
我其实非常反感不少公众号自媒体为了博得公众的眼球,经常用极端个案为代表,来写某一个通用岗位,让别人以为某一个行业的收入就是所有行业的收入,使读者人心惶惶,充满焦虑,其实写这些营销推文的编辑有可能只是一些月收入几千元的实习生而已。
比如:我是“00后”,已经年入百万了。
比如:我入职2年,已经进入董事会。
比如:我今年40岁,收入还不如一个实习生。
无论这些标题在标榜什么,都无一例外地在暗示:“你混了这么久,过得还不如我。”
这类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极端“个例”极富有误导性,让很多人焦虑到误以为某一个行业的所有人都可以赚到这样多的金钱,所以读者自然认为自己也可以吸取到其中的经验,从而得到认知上的提升、财富上的突飞猛进,生活自然变得殷实起来,于是这么优秀的课程自然要花钱报名啊。
于是当你在非常努力学习超过自身执行力和驾驭能力的高阶知识,却对自身能力水平的修炼充耳不闻,长此以往,就会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保障。
如果你只有1倍的收入能力,却在被灌输花3倍收入等级的消费开支水平,因为自己又看着9倍收入段位的管理模式,领导力愿景的商业知识,然后开口闭口就是27倍收入水平的经典案例和成功人士对标模型,最后畅想着81倍被动收入的“财务自由”梦想,整个人就会进入癫狂而亢奋的状态,膨胀到恨不得自己三五年后就是下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40岁不到就是下一个亿万富翁。
不少人看上去在非常努力地学习,其实是在努力学习各种“不劳而获”的投机性技巧,好最终达到获得更高收入的目的,所以当不少人开始学习自身能力无法承载的知识体系的时候,打着“以学习目的来偷懒”的谎言,也变得堂而皇之了。
一旦自己进入这种“迷幻”状态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年收入提升20%~50%的修炼技能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侮辱,直到自己失去了工作保障之后才如梦方醒。可是最难受的就是见过世面了,却又没能力得到,时光不在,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任何学习类的投资,如果无法改变你在交易环节中的结果价值,或者无法改变你的社交结构,无法改变你的收益方式和收益模式的话,最终都是无效努力,你以为是在努力学习,结果却是在浪费青春。
很多人以为自己很努力,结果在努力学习和自己无关紧要的知识却又无法转化,最终因为学习而变得越来越穷,越学习越迷茫。找我做人生规划咨询的不少学员都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自己太过于好学,报名学习了太多的课程,最终导致自己陷入“越努力越困惑”的尴尬境地。所以当我在给他们“号脉诊断”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正是因为你这么努力地学习这么多“有用的”知识,所以你才变穷的呀!
2.1.3 人生规划的“主线任务”是什么
经常玩战斗类游戏,以及看魔幻电影的小伙伴,一定会非常熟悉这么一个场景,到了最后总攻时刻,大反派带着漫山遍野的小怪物如潮水般涌来,对主角的部队形成压倒性的包围,眼看正义方的部队快扛不住的时候,主角拼尽全力杀死了大反派,敌方部队一看失去了统帅,其他小怪物就乱了阵脚,四处逃散,于是主角胜利了。
这种场景其实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我们会重复不断地遇到各种特别烦人的事情,它们一直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地折磨你,把你逼到几乎抓狂的地步。但是一旦你抓到了主要问题并猛攻,甚至只下达一个指令,这个麻烦以及其他次要问题和衍生出来的新问题最终会被自动消除,但是反过来说:只要主要问题一直摆在这里不解决,你解决再多的次要问题也是没用的,反过来会被不断衍生出来的次生性问题活活耗垮。
计算机中其实也有这么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级联删除”,你可以将这个理解成某一种触发机制,只要将关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删除,其他关联表格的相应关联数据也会被自动删除。
这一招釜底抽薪式的操作,能够快速搞定所有关联数据。相比人工一条一条处理,可以节约百倍千倍的时间,数据量小的时候没什么效果,但是一旦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的话,效果显著。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行政人员和我抱怨,自己曾经因为工作不仔细,在一份将近上千人的关键客户信息名单中出现两三条重复信息数据,但是又不知道到底是哪几条,还不能告诉老板自己犯错了,最后用A3纸张打印下来用荧光笔一条一条画着查找,忙了10多个小时才找到,说不出的委屈,效率还特别慢,被老板各种嫌弃。
我笑了笑,现场操作给她看,Excel中至少有三种以上快速筛查重复数据的方法,有些只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搞定,小姑娘看完之后直接崩溃了,然后不停骂自己怎么这么笨。原来只要掌握了一两个公式就可以“一招制敌”,从10多个小时的低效率体力工作的排查任务中解放出来。这种类似的费时费力的低效率事情,依旧发生在当今的职场中。
在生活中,这类事情也是随处可见:
如果自己因为收入少而没办法吃到美味的食物,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正常的思维都是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好好努力,赚到更多的钱,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了,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思考逻辑,让自己变强来提升收入,才可以买到更多美味食物。
但是有人就愿意把心思放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怎么挖空心思省钱,怎样用10元钱才能吃到最饱;办公区域方圆几公里内哪里有好吃又便宜的店;这几天哪家饭馆打折优惠;我自己一天得用多少度电;每月得用多少吨水;每次只能用多少张餐巾纸。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越花费心思在省钱思维上,而不是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强的时候,你就会慢慢被自己耗死。因为长期吃不饱,而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还经常容易出错。
其实明明只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现有困境,并可以节约海量时间精力,结果还是选择了不去做,而每天疲于应对各种繁杂琐事,最后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然后以为自己很努力,结果收效甚微。
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
我们怎么做,才能证实自己的行动方向是对的?
我们怎么做,才能觉察到自己的行动方向已经偏离了?
我们怎么衡量,才能知道自己在逐步成长,而不是在原地打转浪费宝贵时间?
有没有什么通俗易懂,且一听就秒懂的“定位参考工具”?
答案是:有的!请认真往下看。只有当你明白了你当下在哪里,你才能更好地向目标进发。而本书一直在讲的所有知识点,都是围绕上面的问题来展开,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1.4 你一生的收入总和是多少,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假如我们安于现状,不用拼命努力工作,行不行?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会小声抱怨,这么努力工作究竟是干什么,我现在的收入就很好啊,那么我们来试试看,将自己的年收入,乘以30年的工作年限,看看你一生的收入总和是多少。
假设你的年收入是5万元,30年下来,你一生的财富积累也就是150万元。这笔费用总和包括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另一半、孩子,以及自己逐渐老去的长辈。当我们看到这条曲线时,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条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决定我们一生命运走向的曲线,而这条曲线,代表了你一生的现金流变化。
当你站在“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角度,来看一家三代的收入变化时,你就会深刻体会到:
你父辈的收入,决定了你的起跑线;
而你的收入,同时决定了你孩子的起跑线和父母辈的晚年归属。
作为父母需要知道,自己赚钱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体面的生活,这样的工作经验,以及自己因工作而认识的人脉圈,也会给你的孩子带来强大的信息人脉圈,这个也是你可以给你孩子拉开同龄人至少10~30年差距的选项。因为只有你努力了,你才可以教会你的孩子努力的技巧。同样的道理,你自己无法成功,也无法传授给自己孩子其中的经验教训。所以这其中的道理,是可以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
只有做父母的赚到了10万元,孩子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力冲20万元;只有做父母的赚到了20万元,孩子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力冲40万元;只有做父母的赚到了40万元,孩子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力冲80万元;只有做父母的赚到了80万元,孩子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力冲160万元;只有做父母的赚到了160万元,孩子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力冲320万元。
这是一个亲身经历、耳濡目染的人生经验积累过程,而不是说大话讲道理的过程。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使命时,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我需要学习政治和打仗,然后我的儿子才能学习地理、自然、造船、航海、商业、农业;再之后我儿子的儿子才有机会学习绘画、诗歌、音乐、雕塑、挂毯和瓷器。”
这就是家族之间的隐藏经验值的传承,你这一代冲得过去,你孩子会过得很幸福;但是如果你这一代不想努力,你的孩子在冲击这一个关卡的时候会非常辛苦,你孩子辈冲不过去的话,这个难题就会留给孙子辈,这就是家族的轮回,也是家族的诅咒。
人生规划表面上是一个人的努力,其实也是一家人的努力,更是你对你家族传承的态度。孩子在起跑线奔跑的时候,你不能为自己的孩子做“神助攻”,反过来拖自己孩子后腿的话,孩子长大之后怎么能不怨你?!
当我从澳大利亚悉尼回到上海浦东机场,在海关排队安检的时候,隔壁一排队伍中有个小孩子让我印象深刻,大概小学生模样的他手里拿着的护照已经有六七页了,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进入全球打卡模式了,而我才出国两次,一次是旅游,一次是商务考察。我心里暗自佩服,这已经不是年龄上的较量,而是家族之间的较量了。
当你越发看得懂这三条收入曲线的意义,就越发理解人生不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条曲线就是你的命运走向的人生线,它和你的人生是强关联的。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做到从现在开始改命换运,拉伸这条曲线,达到尽可能的极限值呢?
我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分别告诉读者,怎么做准备,每个时间阶段如何做准备,以及学习什么专业知识,包括如何一步一步做实战修炼的操作步骤,来帮助你全方位诊断分析,并协助你快速成长。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0015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