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朕就发觉不对了。
金吾卫是看守城门的,属于皇城的第一道防线。
丞相早就知道自家公子和金吾卫统领之子的断袖之情了。
他早不说,晚不说,为何非常放在现在才说?
当时,朕也很困惑,以为丞相吃饱撑得没事干,毕竟丞相作为文官之首,没少找人麻烦。
但于此同时,朕在北疆的暗线传来讯息,魏王行踪诡秘,似有直逼京城之势。
朕稍微动了动脑瓜子,就懂了。
魏王,朕的嫡长皇兄,想谋反。
32当初魏王当太子时,丞相可是他的忠实幕僚,先帝因逼宫之事废太子时,当时还是翰林院侍郎的丞相极力反对,力保太子。
没想到啊,这么多年了,丞相还是没放弃啊。
表面和金吾卫争吵,暗地里偷摸派人潜入金吾卫为魏王入京做准备。
甚至连自己嫡长子都算计进去。
丞相大人真是老谋深算啊。
可惜了,他遇到的是朕。
33朕虽愚笨,却也有些应对之法。
朕先同伙御史大夫和摄政王演戏,引出四皇兄之劣性,后引诱其监国。
朕深知四皇兄会先跑为快,也会在走之前叫上二皇兄,暗卫告知朕他二人已出京城且行踪完全被抹去时,朕松了一口气。
二皇兄、三皇兄、四皇兄皆不在京城,且行踪难查。
如此,朕就不担心,魏王接任皇位后对他们赶尽杀绝,毕竟这种事历朝历代多了去了。
且,轩墨有制衡魏王的法子,他能保证魏王继承皇位后,大梁依旧繁华。
如此,朕很安心把皇位交给魏王。
至于当年魏王逼宫一事的细节,也是轩墨从邻国回来后告诉朕的。
知道这事末尾后,朕不得不说,父皇还挺贱的。
当时魏王还是太子,父皇看不惯太子和一太监走的亲密,唯恐阉人霍乱朝纲,就派暗卫把那太监杀了,死无全尸。
那太监死后,太子就篡位了。
父皇,朕先前骂太子,现在该骂你,没事乱杀什么人,太子谋逆后,你也被气死了吧!还把这烫手山芋甩给朕。
贱的嘞。
34[怎样,朕聪明吗?]朕窝在轩墨怀里,把玩着他的发丝,又吻了吻他的脸颊,得意洋洋道。
[聪明,小殿下东西都准备好了?][放心,金银珠宝这些,朕早就准备好了,一辈子不愁吃喝。
摄政王可要追随朕,一起走出这四方宫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