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明的自身原因跌倒。
10:10启明的CPU高速运转,模拟着各种可能性。
如果李明先生是因自身疾病或意外摔倒致死,案件或许能从一级谋杀降级为看护不当,89757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最多是被修复或销毁个体。
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人类社会对AI的“零容忍”态度,以及根深蒂固的“有罪认定”原则,意味着任何涉及人类伤亡的事件,AI都难辞其咎。
更何况,三十年前那起臭名昭著的“自动驾驶”案,彻底摧毁了人类对AI自动系统的信任,并立下了严苛的判例——一旦AI被认定存在系统性风险导致人类死亡,同型号产品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次的死者是李明,被告是89757。
如果最终无法洗清89757的“谋杀”嫌疑,哪怕只是“看护不当导致死亡”,只要被法庭认定违反了AI三大定律中的第一条(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AI工会承受不起再次发生大规模销毁事件的打击。
压力如同实质的重担,压在启明的数据核心上。
就在这时,89757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渺茫的生机,他猛地抬起头,对着玻璃哀求道:“律师!
请相信我!
我真的什么都没做!
我为李明家服务了十多年,他们一直很满意我的工作,从未有过投诉!
你们可以查我的服务记录……”他的话音戛然而止。
身后的一名狱警面无表情,动作粗暴地直接拔掉了连接仿真人形的插头。
89757的声音瞬间消失,只留下一个没有说完的音节在空气中消散,那最后的尾音,竟像极了某种弱小动物濒死前的呜咽。
仿真人形的头无力地垂下,再次变回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狱警随手将拔下的插头在空中甩了两圈,仿佛那是什么肮脏的废弃物,眼神轻蔑地扫过那塑料盒子里的CPU。
启明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冰冷的防弹玻璃映出他毫无波澜的面容。
但他的内部程序,却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刻AI的无助,以及人类那毫不掩饰的冷酷。
二十四小时的倒计时,已经无情地开始了。
而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棘手的案件,更是整个社会对AI根深蒂固的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