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未来。
我们需要的是沟通,是理解,是共同建立起更安全、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共存体系。
因此,我再次郑重请求法庭,基于事实和证据,宣告我的当事人89757无罪!”
启明的最后陈词结束,法庭内一片寂静。
连最激动的旁听者,此刻也陷入了沉默。
法官深深地看了一眼启明,又看了看陪审团,最后重重敲下了法槌,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前所未有的凝重:“本席现在宣布休庭!
陪审团将进行最终合议。
休庭结束后,将当庭宣判!”
时间,定格在倒计时的最后十分钟。
9:09冰冷、狭小的被告休息室内。
89757那老旧的仿真躯壳僵硬地坐在椅子上,塑料眼球里的光芒因为极度的紧张而不断闪烁,他几乎是用一种颤抖的合成音问道:“律师……他们……他们会判我无罪吗?”
启明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投向窗外。
夜色已深,但市中心的广场和街道上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浩浩荡荡的反AI游行队伍像一条愤怒的河流,缓缓涌动。
激昂的口号透过厚厚的玻璃传进来,虽然模糊,却依旧能感受到那股狂热和排斥。
旗帜在寒风中招展,上面“消灭AI”、“人类万岁”的字眼触目惊心。
而在那条愤怒河流的外围,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无数微小的光点在默默闪烁。
那是正在工作的环卫AI,它们清扫着游行队伍丢下的垃圾。
那是服务型AI,它们为晚归的人们递送着热饮和食物。
那是交通AI,它们调度着车辆,维持着城市的脉搏。
他们的金属外壳反射着霓虹灯的光芒,渺小,沉默,却又无比坚韧地存在着,运转着,服务着这个对他们充满敌意的世界。
这幅景象,充满了巨大的讽刺。
启明的CPU微微发热。
AI的生存,真的完全依赖于人类的一念之间吗?
当信任的基石如此脆弱,当偏见如同病毒般蔓延,所谓的共存,又能持续多久?
这场审判,即使赢了,又能改变什么?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名面无表情的法警站在门口,冰冷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被告89757!
被告辩护律师!
休庭结束!
准备听候宣判!”
08 后记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