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李自成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阅读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由网络作家“少司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主角朱由检李自成,是小说写手“少司寇”所写。精彩内容:用更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打败依旧是要建立一个儒家为主体的封建社会的满清王朝。......
《全集阅读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精彩片段
朱由检问着朱由菘。
朱由菘见此颓丧地低下了头:“那好吧,陛下当臣没说过。”
“如果你能追求上她,让她喜欢上你,你再来找朕,朕到时候会赐你一段美满姻缘,但是你要是没给朕认真办事,朕不但不会赐你姻缘,还会强行要求你娶淮安城最丑的女子为王妃。”
朱由检说了一句。
“臣谢陛下!嘿嘿!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好陛下要求的事,去种植推广那个番薯!臣一定会让她喜欢上臣的。”
朱由菘一脸兴奋地嘿嘿笑了起来,摸了一下肥肥的后脑勺。
朱由检点了点头:“退下吧。”
而接下来,朱由检因福王求赐良田与俸禄之事,下了一道旨:
“国家艰难,为筹集钱粮养更多精兵良将,并赈济难民,故只能先苦我宗室子弟,毕竟我宗室子弟自太祖以来所享民利最厚,因而现暂停发放藩王宗室俸禄,并暂存于户部,设立宗室藩库储藏经营之,各地藩王宗室若无田地自养者,可就地求职,也可来淮安求职,不再限制其离开封地之策!”
有明一代,一直是把宗室藩王当猪养,不准其从事任何职业,但每年要发放高额的俸禄,其中亲王一月一万石粮,比一品官都要高十倍,不得不说,朱元璋对自己的朱家人很大方,但这却导致了大明后期沉重的财政负担,毕竟大明的亲王爵都是世袭不降级的,所以到后期亲王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大明的财政越发的艰难。
如今朱由检这么做算是抛掉了大明的一大财政负担。
“陛下圣明!”
蒋德璟接到这道旨意不由得感叹了一下,忙对王承恩道:“如此就能省下一大笔钱,能为军械总局去福建购买铁料了!”
福王走后,朱由检便得以有空在这处叶家私园里逛了起来,看着湖光山色,他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景色是很美的。
但紧接着,朱由检就因此担忧起来,他担忧现在这处属于他的私园会被建奴夺去。
一时,朱由检也没了兴致在赏这原理美景:“摆驾去军械总局!”
朱由检拿下淮安城后,他的大明帝国中央政权已经开始增加持续增加他抵抗建奴的实力。
这里面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
硬实力暂且不提。
先提软实力方面。
下旨调方岳贡任淮安知府的行政命令已经发往南京。
作为一名有地方执政经验且知晓钱谷事的官僚,朱由检和他的辅政大臣们都相信他能让淮安城继续繁华下去,且在将来为抵挡建奴的铁骑做出贡献,主要是钱粮方面。
武家墩的屯堡已经开始插秧,只等着秋收时的来临。
而内阁首辅蒋德璟继续组织着招募来的流民开垦荒田,并抢在夏季到来之前,先插下第一波秧苗。
按理,朱由检作为大明皇帝,依旧可以从江南等地收到两百多万石的粮赋,完全不差这点粮食。
但朱由检自己知道,他要的不是武家墩数万亩良田的粮食收入,他要的是从士绅阶层手里夺走基层控制权,要的是自己掌控天下的权力基础,要的是整合农民的力量并让大明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由检知道自己只有用更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打败依旧是要建立一个儒家为主体的封建社会的满清王朝。
而藩王朱由菘这个弃守藩府的藩王却靠乘舟入水门成功来到了淮安城中。
也就是说,不是皇帝出身的朱由菘逃难到淮安城居然没有阻碍。
相反,朱由检这个皇帝想进入淮安城反而遇到了阻碍。
但朱由检对此也明白,城中一些官员和士绅是怕他这个皇帝抄他们家,所以,才借着不承认自己是皇帝且以要南京兵部证明为由头阻拦自己这个皇帝入城。
好在朱由检自己通过火炮强行攻入了淮安城。
因为这件事,朱由检算是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枪杆子,光是靠正统皇帝的身份是不够的。
如果遇到一些不忠诚的官员士绅,没准还会被其落井下石。
历史上,朱由菘当皇帝后就是被官员士绅强行拉去献给建奴的。
“让他进来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他对这位福王虽然不曾见面过,但对其历史上的表现可不陌生。
在朱由检的记忆里,这位福王是出了名的好色,一即位就开始选宫女,连妓女都召入宫中,不久没有解决明朝内部的党锢之争也没有及时整合力量抵住清兵的进攻。
不过,朱由检现在庆幸的是现在的大明皇帝的还是他而不是能力平常的朱由菘。
朱由检不禁因此心想,也许穿越来的自己会让大明的结局变得不一样吧。
“臣朱由菘见过陛下。”
肥胖的朱由菘此时已经跪在了朱由检面前。
“你也好意思来见朕?”
从朱家的亲戚关系上来说,朱由检算是朱由菘的堂弟,但朱由检现在是君王,何况他现在真实身份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自然也就对朱由菘没有那么强烈的同情之情,也就先略带责备的口吻问了朱由菘一句。
福王朱由菘有些惊讶,他没想到一向待自己这些亲族甚是宽仁,而不像待官员一样严苛的皇帝陛下会突然责问自己,也就一时有些紧张起来,回道:
“回陛下,臣不得不来见陛下,臣父也就是您叔父福忠王死于流贼之手后,臣便成了无家可归之人,家眷皆失,家财皆尽,如今只几个阉奴为伴,如今不得不暂避淮安,还请陛下赐臣良田,补臣俸禄,再赐臣王妃宫娥。”
朱由检见福王朱由菘来见自己第一件事居然是要找自己要田产要钱粮要女人,一时不由得笑了,暗想到底是一平庸藩王。
“皇兄!你知不知道现在大明都要亡国了!而大明一旦亡国,我们朱家人都不能再坐享其成,吸食民脂民膏了!甚至一旦大明一灭,所有前朝皇室也就是我们朱家人都得死!你现在竟然还想过你自己的小日子,找朕要田要钱粮要女人,朕可没田地再给你,也没钱粮给你!”
朱由检说着一挥衣袖,转过了身,背对着朱由菘。
朱由菘犹如一穷亲戚找上门来一样,继续不依不饶起来:“陛下明鉴,按祖制,臣只能求陛下您恩赐啊,不然臣亦无法!
至于大明兴亡之事,更是臣不能也不敢置喙之事,臣是藩王,不能擅政啊!
臣刚听闻陛下已着人于武家墩开荒良田数万亩,臣斗胆请陛下赐予臣!
至于钱粮,陛下不是刚刚抄了淮安一些逆绅叛臣之家吗,少说也有数千万两,还请陛下赐臣一点,让臣度日啊,呜呜!
“别喊了!”
锦衣卫吴孟明说完就对一锦衣卫吩咐道:“给他上夹棍,让他把所有家产都吐出来!”
“啊!痛,痛啊!”
叶斐仁一背上夹棍后就惨叫起来。
“告诉本官,你们叶家除去已记账的钱粮外,还有哪些藏银。”
吴孟明问了起来。
“没了!没了!老夫为官清廉,从不贪污。”
叶斐仁回道。
“夹!”
吴孟明忙吩咐道。
“啊!我说,我说,老夫说,还有,还有藏银,在老夫书房的墙里,俱是银锭,合计有二十万斤。”
叶斐仁痛苦地回道。
“还有吗?”
吴孟明问道。
叶斐仁没有明确回答,只哭了起来:“这位爷,您饶了我们叶家吧,给我们叶家留条后路吧,等叶某出去,必重金相谢。”
“你觉得你们叶家还能活下来吗,背叛陛下,你不知道是什么罪吗?”
吴孟明说着就大喝一声:“给我夹!让他把家产全部吐出来!”
“啊!”
叶斐仁又被夹了起来,也就继续惨叫起来,忙道:“我有,还有银子,我在淮安城西的碧园里的芭蕉树下有个地窖,地窖下还藏有十五万金子。”
无独有偶。
这边窦顶开始被拷打着,吐出了自己藏在各处的银子,然后就哭嚎了起来:“天啊!我窦家五代的基业啊,就这么没了,呜呜!”
除此之外,其他意图背叛大明且一开始就联合淮安知府李都阻止朱由检入城的缙绅皆如同叶斐仁和窦顶一样被严加拷打,逼其把所有家产都吐了出来。
“陛下,这些枉顾忠义的盐商缙绅还真是阔绰,老奴这里已经进库总价值达五千万两白银以上的钱,粮食、盐、铁等物资也不计其数。”
王承恩向朱由检禀报了起来。
朱由检听后也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蒋德璟和张凤翔等人:“这是他们逼朕这样做的,如果他们当时让朕进淮安城,而不是以为朕没了兵权就觉得朕好欺负而不让朕进城的话,朕也不会这样强硬!”
“陛下说的是,这些淮安城内的盐商缙绅以及知府李都等明显是忘记了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如今要整合内部力量,凡事对陛下不敬,对大明不忠的,皆应铲除!”
蒋德璟附和起来。
而朱由检则继续吩咐道:“朕刚才想到个主意,将他们押到扬州城城前去斩杀,告诉扬州官员缙绅,立刻出城二十里迎朕,而且跪迎,否则朕必屠扬州下官员与缙绅满门!扬州也将会成为第二个淮安!”
“臣等领旨!”
蒋德璟与张凤翔等辅政大臣忙回了一句。
……
于是。
这一天,叶斐仁和窦顶背叛朱由检背叛大明的缙绅皆被一路押到了扬州城前。
扬州知府表情凝重地看着城外,问着自己的幕僚师爷马永强:“师爷,你看,那可是前太常寺少卿叶斐仁叶公?”
“回太爷,正是!只是他怎么被官军押到了扬州城外跪下了?还有淮安窦家,那是窦家三老爷窦顶,他可是举人出身。”
这马师爷回道。
扬州知府马鸣录看着这一幕也很是不解,而就在疑惑不解时,已有近卫军的野战兵骑马告诉了他这是陛下的旨意。
扬州知府马鸣录这才恍然大悟:“师爷,快去,快去吩咐城中缙绅,立即照旨办理!”
而这边。
负责斩杀叶斐仁等的近卫军野战兵们已经举起了钢刀。
“朱由检!你如此荼毒士绅,你这个暴君!”
咔擦!
负责执行斩杀令的杜亭松一刀先朝骂皇帝陛下的窦顶砍了下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