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遥远。
在艺术墙前,他伸手触碰用马赛克拼成的王娟老师侧脸。
学生们用从全县收集来的碎瓷片创作了这幅画像,青花瓷拼成了王娟老师的瞳孔,琉璃瓦成了她鬓角的野薄荷,裂纹密布的钧窑残片拼出了被岁月侵蚀的微笑。
当暮色慢慢漫过瓷砖缝隙,整幅画像突然泛起荧光,管理员惊讶地大喊电路还没接通呢。
第三幕:露珠里的全宇宙深夜,陈小龙巡视宿舍,某床头的野薄荷盆栽上的露珠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拿出手机,用微距镜头对准水滴,奇妙的景象出现了:水滴三百六十度折射出煤油灯、圣诞树、焚烧的生理挂图等记忆碎片。
女孩被他的动作惊醒,揉着眼睛说:“爷爷说夜间给薄荷喷水,露珠能照见故人。”
月光突然穿过双层玻璃,在叶片上投影出清晰的手影。
陈小龙看到这一幕,一下子跪倒在地,因为他仿佛看见1993年的王娟老师正在为发烧的自己物理降温,三十年前的指尖与此刻的光影完美重合。
就在这时,盆栽土壤里突然滚出一颗胶囊,扫描显示,这是2024年上市的神经记忆芯片。
第四幕:破壳之光清明晨会上,孩子们的童声齐诵穿透渐渐变密的雨幕:“爱是让雏鸟啄破蛋壳的光。”
陈小龙循声望去,发现领诵女孩的羊角辫系着褪色的红绳,那正是王娟老师当年包扎他伤口用的那根。
这时,无人机群突然在天空拼出动态全息图:燃烧的圣诞树灰烬中飞出白鸽,鸽群组成不断裂变的细胞结构。
陈小龙摸向胸前的珍珠耳钉,金属突然升温。
气象站记录到,此刻的电磁波动与1999年平安夜完全一致,脑机接口记录仪显示他的海马体正释放异常α波。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雨云,新建图书馆的蓝玻璃穹顶将光谱投射在石碑上,量子钟开始倒计时——距离下次时空共振还剩365天。
第五幕:衔尾蛇的馈赠在禁止进入的顶层实验室,陈小龙启动了秘密装置。
王娟老师当年批改的作文手稿在环形加速器中飞速旋转,墨迹里的汞元素被剥离重组,在真空舱内慢慢凝成珍珠。
当他将新生的珍珠放入凹槽,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全息投影的王娟老师出现,开始诵